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皮膚性病科 > 皮膚性病科圖譜 > 真菌性皮膚病 孢子絲菌病
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孢子絲菌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統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引起多系統損害,農民是好發(fā)人群,通常是在皮膚破損后接觸帶菌植物或者土壤的情況下發(fā)生。本病診斷有時(shí)需要多次真菌培養方可見(jiàn)孢子絲菌團,此外皮損處病理檢查發(fā)現孢子也可診斷。本病分為固定型、皮膚淋巴管型、皮膚播散型和皮膚外型四型。
孢子絲菌病 圖3-10-1、3-10-2 固定型 好發(fā)于暴露與易受傷部位,多形性皮損常局限于初發(fā)部位。(張萬(wàn)生、劉明)
孢子絲菌病 圖3-10-3 皮膚淋巴管型 原發(fā)皮損在四肢遠端,形成孢子絲菌性初瘡后(皮下結節,中心壞死形成潰瘍),沿淋巴管向心性出現新的結節,排列成串,可延伸至腋下或者腹股溝淋巴結。(梁渝珩)
ABCDEFGHJKLMNPQRSTWXYZ
·第1章 病毒性皮膚病 ·第2章 細菌性皮膚病 ·第3章 真菌性皮膚病 ·第4章 動(dòng)物所致皮膚病 ·第5章 物理性皮膚病 ·第6章 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第7章 結締組織病 ·第8章 免疫性大皰病 ·第9章 無(wú)菌性膿皰性皮 ·第10章 皮膚血管炎 ·第11章 皮膚脈管性疾 ·第12章 紅斑皮膚病 ·第13章 丘疹鱗屑性皮 ·第14章 角化性皮膚病 ·第15章 真皮膠原及彈 ·第16章 皮下脂肪組織 ·第17章 皮脂腺及汗腺 ·第18章 毛發(fā)及甲病 ·第19章 非感染性肉芽 ·第20章 色素性皮膚病 ·第21章 神經(jīng)障礙性皮 ·第22章 黏膜疾病 ·第23章 內分泌代謝性 ·第24章 遺傳及先天性 ·第25章 皮膚腫瘤 ·第26章 性傳播疾病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1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