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為客觀(guān)地反映這種改變,在四大級的基礎上再把每級劃分為三小級,即0/-,0/0,0/l;1/0,1/1,1/2;2/1,2/2,2/3;3 /2,3/3,3/+,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信息,更細致地反應病變情況,進(jìn)行流行病學(xué)研究和醫學(xué)監護。讀片及記錄方法如下:將胸片與標準片比較,先按規定的四大級判定分級,若其小陰影密集度與標準片基本相同,先記錄為1/1,2/2,3/3。若其小陰影密集度和標準片比較,認為較高一級或較低一級也應認真考慮,則同時(shí)記錄下來(lái),例如2/1或2/3,前者含義是密集度屬2級,但1級也要認真考慮;后者含義是密集度屬2級,但3級也要認真考慮。
B.2.2.3 分布范圍及總體密集度判定方法a)判定肺區密集度要求小陰影分布至少占該區面積的三分**;b)小陰影分布范圍是指出現有1級密集度(含1級)以上的小陰影的肺區數。
c)總體密集度是指全肺內密集度最高的肺區的密集度。
B.3 大陰影指肺野內直徑或寬度大于10mm以上的陰影。
B.4 小陰影聚集指局部小陰影明顯增多聚集,但尚未形成大陰影。
B.5 胸膜斑長(cháng)期接觸石棉粉塵可引起胸膜改變,如彌漫性胸膜增厚、局限性胸膜斑。胸膜斑系指除肺尖部和肋膈角區以外的厚度大于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或局限性鈣化胸膜斑塊。
接觸石棉粉塵,胸片表現為0+者,如出現胸膜斑,可診斷為Ⅰ期;胸片表現為Ⅰ+者,如胸膜斑已累及部分心緣或膈面,可診斷為Ⅱ期;胸片表現為Ⅱ+者,如單個(gè)或兩側多個(gè)胸膜斑長(cháng)度之和超過(guò)單側胸壁長(cháng)度的二分之一,或累及心緣使其部分顯示蓬亂,可診斷為Ⅲ期。
B.6 附加符號a)bu肺大泡b)ca肺癌和胸膜間皮瘤c)cn小陰影鈣化d)cp肺心病e)cv空洞f)ef胸腔積液g)em肺氣腫h)es淋巴結蛋殼樣鈣化i)ho蜂窩肺j)pc胸膜鈣化k)pt胸膜增厚l)px氣胸m)rp類(lèi)風(fēng)濕性塵肺n)tb活動(dòng)性肺結核附錄C(規范性附錄)胸片質(zhì)量與質(zhì)量評定C.1 胸片質(zhì)量C.1.1 基本要求a)必須包括兩側肺尖和肋膈角,胸鎖關(guān)節基本對稱(chēng),肩胛骨陰影不與肺野重疊;b)片號、日期及其它標志應分別置于兩肩上方,排列整齊,清晰可見(jiàn),不與肺野重疊;c)照片無(wú)偽影、漏光、污染、劃痕、水潰及體外物影像。
C.1.2 解剖標志顯示a)兩側肺紋理清晰、邊緣銳利,并延伸到肺野外帶。
b)心緣及橫膈面成像銳利。
c)兩側側胸壁從肺尖至肋膈角顯示良好。
d)氣管、隆突及兩側主支氣管輪廓可見(jiàn),并可顯示胸椎輪廓。
e)心后區肺紋理可以顯示。
f)右側膈頂一般位于第十后肋水平。
C.1.3 光密度a)上中肺野最高密度應在1.45—1.75之間;b)膈下光密度小于0.28;c)直接曝光區光密度大于2.50。
C.2 胸片質(zhì)量分級C.2.1 一級片(優(yōu)片)完全符合胸片質(zhì)量要求。
C.2.2 二級片(良片)不完全符合胸片質(zhì)量要求,但尚未降到***。
C.2.3 ***(差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不能用于塵肺初診。
a)不完全符合胸片基本要求,其缺陷影響診斷區面積之和在半個(gè)肺區至一個(gè)肺區之間。
b)兩側肺紋理不夠清晰銳利,或局部肺紋理模糊,其影響診斷區面積之和在半個(gè)肺區至一個(gè)肺區之間。
c)兩側肺尖至肋膈角的側胸壁顯示不佳,氣管輪廓模糊,心后區肺紋理難以辨認。
d)吸氣不足,右側膈頂位于第八后肋水平。
e)照片偏黑,上中肺區最高光密度在1.85—1.90之間;或照片偏白,上中肺區最高光密度在1.30—1.40之間;或灰霧度偏高,膈下光密度在0.40—0.50之間;或直接曝光區光密度在2.20—2.30之間。
C.2.4 四級片(廢片)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xué)、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shù)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shù)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