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精神科醫學(xué)進(jìn)展 > 抑郁癥也會(huì )“躲貓貓” 中醫怎樣治抑郁(3)
病之初起,情志所傷,肝氣郁結,傷在氣分,多屬實(shí)證,臨床表現多為抑郁不暢,精神不振,胸悶脅痛,善太息,不思飲食,治療以疏肝理氣解郁為主。《證治匯補·郁證》中提出:“郁病雖多,皆因氣不調,法當順氣為先。”此法既是抑郁癥初起的常見(jiàn)治療法則,也是抑郁癥治療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則,如病情遷延日久,由氣及血,化火傷陰,病及心脾腎,多屬虛證。治療則分別采用養心安神、補益心脾、滋補肝腎等法則。著(zhù)名的中藥方劑有柴胡疏肝散、丹梔逍遙散、甘麥大棗湯等。
針灸治療精神疾病在我國已有悠久歷史,在歷代文獻記載中,約有130個(gè)穴位與治療精神疾病有關(guān),如四關(guān)穴、十三鬼穴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lái),電針灸治療抑郁癥經(jīng)過(guò)幾十年的研究觀(guān)察,取得了可靠的療效。
另外,抑郁癥的心理治療,也被歷代醫家所重視,《素問(wèn)·湯液醪醴論》指出:“精神不進(jìn),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強調心理活動(dòng)直接影響疾病的病程和預后。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診治抑郁癥患者時(shí),也一再提及“惟怡悅開(kāi)爽,內起郁熱可平”、“各宜怡悅開(kāi)懷,莫令郁痹綿延”、“務(wù)以寬懷解釋”等,否則郁結不解,徒恃藥石,其效不著(zhù)。因而,抑郁癥的治療必須配以精神的調理,由于抑郁癥病因病機復雜多樣,治療也要適乎其變,因人而異。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