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范(三)(4)
2010-11-24 11:16
閱讀:12357
來(lái)源:網(wǎng)絡(luò )
作者:大*勒
責任編輯:大彌勒
[導讀] 1999年,國家頒布了《常用耳毒性藥物的臨床使用規范》,公布了30種容易導致耳聾的藥物,而這其中最常用的藥物就有十多種: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諾霉素等等。其中氨基甙類(lèi)抗生素的耳毒性在臨床上最為常見(jiàn)。上述藥物在用藥前必須仔細閱讀藥品說(shuō)明書(shū)。
參見(jiàn)成人用量每1~3天1g
|
59.23~73.81
<59.23
|
每3~7天1g
每7~14天1g
|
4.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測尿液中蛋白管型,細胞數及測定尿相對密度等。
(七) 用藥時(shí)注意:
1.有聽(tīng)力減退或有耳聾、腎功能減退史者禁用。
2.萬(wàn)古霉素對組織有高度**性,本品只用于靜脈滴注或經(jīng)中心靜脈導管輸入,應盡量避免藥液外漏,注意改變部位滴注。
多粘菌素(Colistin,Sulfate)[制劑]
片劑:每片25萬(wàn)或50萬(wàn)IU
注射用粉針:每瓶500萬(wàn)IU(50mg)。
[使用規范]
(一) 適應癥的選擇:用于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引起的感染,對磺胺和其他抗生素產(chǎn)生耐藥性的痢疾桿菌感染。
臨床上兒童及嬰兒革蘭氏陰性桿菌所致感染(如綠膿桿菌及大腸桿菌感染)的首選藥物,但對傷寒無(wú)效,細菌對本藥耐藥性發(fā)展很慢。
1.口服:每日150~300萬(wàn)IU,分3次,飯前服。
2.肌注:1.5~2.5萬(wàn)IU/kg•d,重癥病人可增量至3萬(wàn)IU,分3~4次注射,日總量不得超過(guò)150萬(wàn)IU。
3.靜滴:50~100萬(wàn)IU/日,分2次,以2m1注射用水溶解后稀釋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滴注。
4.鞘內注射(用于綠膿桿菌腦膜炎):每日5萬(wàn)IU/1 m1,3~4天后改為隔日1次,直到培養陰性、糖檢驗正常停藥。
(二) 用藥途徑:口服、肌注(50萬(wàn)IU溶于2m1溶劑中)和靜滴(50萬(wàn)IU溶于5%葡萄糖液300~500m1中)均可。
(三)劑量及療程:每日總量>150萬(wàn)IU時(shí)易發(fā)生中毒。
第二章 耳毒性抗腫瘤藥
目前臨床用于抗腫瘤的藥物約40余種,其中許多藥物損傷位聽(tīng)神經(jīng)。最常見(jiàn)的耳毒性抗腫瘤藥物有順鉑、卡鉑、環(huán)硫鉑、長(cháng)春新堿、氮芥、硝基咪唑、博萊霉素、甲基芐肼、門(mén)冬酰胺酶、氟尿嘧啶(包括5-Fu、喃氟啶、雙喃氟啶)、他莫昔芬、甲氨喋呤、放線(xiàn)菌素D及環(huán)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