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xué)基礎知識對疾病診斷的影響(3)
2010-11-24 19:03
閱讀:4929
來(lái)源:華醫園
作者:大*勒
責任編輯:大彌勒
[導讀] 醫生在學(xué)習過(guò)程掌握的一些醫學(xué)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能在工作實(shí)踐中加以識別、鞏固和提高。——陳清(首都醫科大學(xué)附屬北京朝陽(yáng)醫院)
腎性高血壓的形成:由于腎臟的疾病,造成腎實(shí)質(zhì)的 損害或PGA2或PGE2等的減少,或者腎小球的濾過(guò)下降, 水排出下降,血容量增加,心輸出量增加,會(huì )導致高血壓; 另一方面,腎血流量下降,腎素分泌增加,血管緊張素增 加,引起外周阻力增加,形成高血壓。
腎小管酸中毒的類(lèi)型有遠端型、近端型、混合型和高鉀血癥型,與此對應的是I型、II 型、III 型、IV 型。
Bartter和Gitleman綜合征:低鉀代謝性堿中毒;可低鈉低氯;髙腎素、髙醛固酮血癥;腎小球旁器增生或者肥大。
二.對肝臟功能的理解
(一)肝臟功能 消化與吸收功能:膽汁對脂肪的乳化和吸收; 代謝功能:糖、脂類(lèi)、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激素代謝; 生物轉化功能:氨、藥物、毒物; 維持機體凝血及免疫功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補體。
(二)參與肝臟生物轉化的酶類(lèi) 參與第一相反應的主要是氧化酶、還原酶及水解酶類(lèi)。第二相反應主要是結合轉換、轉移等。氧化酶有P450氧化酶、胺氧化酶和脫氫酶。P450氧化酶是非常重要的酶類(lèi),它有六個(gè)亞型,輔酶主要是NADPH還原型的輔酶Ⅱ。第二相的酶有轉葡萄糖醛酸酶、谷胱甘肽轉移酶、甲基轉移酶、酰基轉移酶及轉硫酸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