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堿(三)
1.什么是生物堿?其在植物界的分布規律及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生物堿是指一類(lèi)來(lái)源于生物界(以植物為主)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多數生物堿分子具有較復雜的環(huán)狀結構,且氮原子在環(huán)狀結構內,大多呈堿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但有些生物堿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生物堿的含義,如**的氮原子不在環(huán)內,咖啡不顯堿性等。
分布規律:(1)絕大多數生物堿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雙子葉植物中,如毛茛科、罌粟科、防己科、茄科、夾竹桃科、蕓香科、豆科、小檗科等。(2)極少數生物堿分布在低等植物中。(3)同科同屬植物可能含相同結構類(lèi)型的生物堿。(4)一種植物體內多有數種或數十種生物堿共存,且它們的化學(xué)結構有相似之處。
存在形式:有機酸鹽、無(wú)機酸鹽、游離狀態(tài)、酯、苷等。
2.生物堿的常見(jiàn)結構類(lèi)型有哪些?
這一部分內容需要結合后面的重點(diǎn)中藥(如麻黃、黃連、洋金花、苦參、漢防己、馬錢(qián)子、烏頭等)中所含的生物堿的結構類(lèi)型去掌握。重要類(lèi)型包括:
吡啶類(lèi):主要是喹喏里西啶類(lèi)(苦參所含生物堿,如苦參堿)。
莨菪烷類(lèi):洋金花所含生物堿,如莨菪堿。
異喹啉類(lèi):主要有芐基異喹啉類(lèi)(如**)、雙芐基異喹啉類(lèi)(漢防己所含生物堿,如漢防己甲素)、原小檗堿類(lèi)(黃連所含生物堿,如小檗堿)和**類(lèi)(如**、可待因)。
吲哚類(lèi):主要有色胺吲哚類(lèi)(如吳茱萸堿)、單萜吲哚類(lèi)(馬錢(qián)子所含生物堿,如***)、二聚吲哚類(lèi)(如長(cháng)春堿、長(cháng)春新堿)。
萜類(lèi):烏頭所含生物堿(如***)、紫杉醇。
甾體:貝母堿
有機胺類(lèi):麻黃所含生物堿,如**、**。
3.生物堿的物理性質(zhì)有哪些?
這一部分內容需要重點(diǎn)掌握某些生物堿特殊的物理性質(zhì),主要包括:
液體生物堿:煙堿、檳榔堿、毒藜堿。
具揮發(fā)性的生物堿:**、**。
具升華性的生物堿:**
具甜味的生物堿:甜菜堿
有顏色的生物堿:小檗堿、蛇根堿、小檗紅堿。
另外需注意生物堿的旋光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溶劑、ph值、生物堿存在狀態(tài)等。同時(shí)生物堿的旋光性影響其生理活性,通常左旋體的生理活性強于右旋體。
生物堿--中藥化學(xué)(四)
4.生物堿的溶解性有何規律?
1)親脂性生物堿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如***、**),可溶于醇類(lèi)溶劑,難溶于水;生物堿鹽難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可溶于醇類(lèi)溶劑,易溶于水。
2)季銨型生物堿難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可溶于醇類(lèi)溶劑,易溶于水、酸水、堿水。
3)一些小分子生物堿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如**、苦參堿、秋水仙堿等。
4)具有羧基的生物堿,可溶于堿水,如碳酸氫鈉水溶液;具有酚羥基的生物堿,可溶于苛性堿溶液,如**、青藤堿。
5)具有內酯(或內酰胺)結構的生物堿可溶于熱苛性堿溶液,如喜樹(shù)堿。
5.生物堿的堿性大小如何表示?影響生物堿堿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物堿的堿性大小用pka(生物堿的共軛酸的解離常數的負對數)表示,pka大,生物堿的堿性強。此處需要注意pka、pkb、ka、kb四者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它們與生物堿堿性大小的關(guān)系為:pka大、pkb小、ka小、kb大,生物堿的堿性強,反之則弱。
影響生物堿堿性大小的因素包括:
1)n原子的雜化方式:sp3氮大于sp2氮大于sp氮
2)電效應:
誘導效應:烷基的供電子誘導效應使堿性增強;苯基、羰基、酯基、醚基、羥基、雙鍵(含雙鍵或氧原子的基團)的吸電子誘導效應使堿性降低。
共軛效應:大部分共軛效應使堿性降低,其中苯胺型、酰胺型生物堿堿性降低明顯,如胡椒堿、秋水仙堿、**;烯胺型生物堿大部分堿性降低,個(gè)別堿性增強,如蛇根堿。
3)空間效應:堿性降低,如叔胺堿的堿性一般弱于仲胺堿。東莨菪堿堿性小于莨菪堿,甲基**的堿性小于**即是因為這個(gè)緣故。
***主要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使之先興奮后抑制,甚至麻痹;感覺(jué)神經(jīng)、橫紋肌、血...[詳細]
臨床醫囑手冊電子書(shū)匯總[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