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急性心力衰竭中醫診療(2)
適宜技術(shù)
1.針刺療法。
治法:調理心氣,安神定悸。以手厥陰、手少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內關(guān)、郄門(mén)、神門(mén)、厥陰俞、巨闕。配穴:心膽虛怯者,加膽俞;心脾兩虛者,加脾俞、足三里;陰虛火旺者,加腎俞、太溪;水氣凌心者,加膻中、氣海;心脈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驚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盲;煩熱者,加勞宮;耳鳴者,加中渚、太溪;浮腫者,加水分、中極。操作:毫針平補平瀉法。
2.耳針?lè )?br />
選交感、神門(mén)、心、脾、肝、膽、腎,毫針用輕刺激。亦可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3.刮痧療法
患者取坐位,疼痛劇者先取仰臥位,術(shù)者首先在刮治部位涂以活血化瘀作用的刮痧介質(zhì),然后以中等力度刮胸部穴位3~5分鐘,刮至局部出現痧痕為好。繼刮手部穴位,刮至局部潮紅。然后患者轉側臥位,術(shù)者以較重力度刮背部穴位,刮至局部痧痕顯現。具體穴位如下:
背部:肺俞、心俞、腎俞。
胸腹部:天突、膻中、天樞、中脘、水分、氣海。
上肢部:內關(guān)、間使、通里、少府。
4.貼敷療法
處方:生南星、川烏各30克。用法:兩藥研為細末,用黃醋融化攤于手心、足心,每日一次,晚敷晨取。
5.酒療法
(1)處方:桃仁100克,朱砂細末10克,醇酒500克。用法:桃仁用開(kāi)水浸,去皮尖,麩炒微黃,搗碎,與酒同浸于趕緊容器中,封口,煮沸取下候冷,再放入朱砂細末,攪動(dòng)均勻,每次溫飲1~2小杯,不拘時(shí)候服。主治血滯胸痹,心悸怔仲。
(2)處方:去殼桂圓肉1000~1500克,好燒酒5000克。用法:桂圓肉入酒內浸泡10~20天后取服,每天早晚各隨量服數杯。主治怔仲、驚悸、失眠。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gè)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shí)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shù)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shù)切除...[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