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血液科醫學(xué)進(jìn)展 >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路徑(2010年版)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標危、中危組患者。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xué)會(huì )編著(zhù),人民衛生出版社),《諸福棠實(shí)用兒科學(xué)(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三版)》(張之南、沈悌主編著(zhù),科學(xué)出版社)。
(一)體檢:可有發(fā)熱、皮膚粘膜蒼白、皮膚出血點(diǎn)及瘀斑、淋巴結及肝脾腫大、胸骨壓痛等。
(二)血細胞計數及分類(lèi)。
(三)骨髓檢查:形態(tài)學(xué)(包括組化檢查)。
(四)免疫分型。
(五)細胞遺傳學(xué):核型分析,FISH(必要時(shí))。
(六)白血病相關(guān)基因。
三、危險度分組標準
(一)標危組:必須同時(shí)滿(mǎn)足以下所有條件:
1.年齡≥1歲且<10歲;
2.WBC<50×109/L;
3.潑尼松反應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細胞<1×109/L);
4.非T-ALL;
5.非成熟B-ALL;
6.無(wú)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無(wú)t(4;11)或MLL/AF4融合基因;無(wú)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
7.治療第15天骨髓呈M1(原幼淋細胞<5%)或M2(原幼淋細胞5%-25%),第33天骨髓完全緩解。
(二)中危組:必須同時(shí)滿(mǎn)足以下4個(gè)條件:
1.無(wú)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
2.潑尼松反應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細胞<1×109/L);
3.標危誘導緩解治療第15天骨髓呈M3(原幼淋細胞>25%)或中危誘導緩解治療第15天骨髓呈M1/M2;
4.如有條件進(jìn)行微小殘留病(MRD)檢測,則第33天MRD<10-2。
同時(shí)至少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5.WBC≥50×109/L;
6.年齡≥10歲;
7.T-ALL;
8.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陽(yáng)性;
9.年齡<1歲且無(wú)MLL基因重排。
(三)高危組:必須滿(mǎn)足下列條件之一:
1.潑尼松反應不良(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細胞>1×109/L);
2.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陽(yáng)性;
3.t(4;11)或MLL/AF4融合基因陽(yáng)性;
4.中危誘導緩解治療第15天骨髓呈M3;
5.第33天骨髓形態(tài)學(xué)未緩解(>5%),呈M2/M3;
6.如有條件進(jìn)行MRD檢測,則第33天MRD≥10-2,或第12周MRD≥10-3。
四、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xué)會(huì )編著(zhù),人民衛生出版社),《諸福棠實(shí)用兒科學(xué)(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一)初始誘導化療方案:
VDLP(D)方案:
長(cháng)春新堿(VCR)1.5mg·m-2·d-1,每周1次,共4次,每次最大絕對量不超過(guò)2mg;
柔紅霉素(DNR)30mg·m-2·d-1,每周1次,共2-4次;
左旋門(mén)冬酰胺酶(L-asp)5000-10000u·m-2·d-1,共6-10次;
潑尼松(PDN)45-60mg·m-2·d-1,d1-28,第29-35天遞減至停。或者PDN45-60mg·m-2·d-1,d1-7,地塞米松(DXM)6-8mg·m-2·d-1,d8-28,第29-35天遞減至停。
PDN試驗d1-7,從足量的25%用起,根據臨床反應逐漸加至足量,7天內累積劑量>210mg·m-2,對于腫瘤負荷大的患者可減低起始劑量(0.2-0.5mg·kg-1·d-1),以免發(fā)生腫瘤溶解綜合征,d8評估。
(二)緩解后鞏固治療:
1.CAM方案
環(huán)磷酰胺(CTX)800-1000mg·m-2·d-1,1次;
阿糖胞苷(Ara-C)75-100mg·m-2·d-1 ,共7-8天;
6-巰基嘌呤(6-MP)60-75mg·m-2·d-1 ,共7-14天。
中危組患者重復一次CAM方案。
2.mM方案:
大劑量甲氨喋呤(MTX)3-5g·m-2·d-1,每?jì)芍?次,共4-5次;
四氫葉酸鈣(CF)15mg·m-2 ,6小時(shí)1次,3-8次,根據MTX血藥濃度給予調整;
6-MP 25mg·m-2·d-1 ,不超過(guò)56天,根據WBC調整劑量。
上述方案實(shí)施期間需要進(jìn)行水化、堿化。
(三)延遲強化治療:
1.VDLP(D)方案:
VCR 1.5mg·m-2·d-1,每周1次,共3次,每次最大絕對量不超過(guò)2mg;
DNR或阿霉素(ADR)25-30mg·m-2·d-1,每周1次,共1-3次;
L-asp 5000-10000u·m-2·d-1,共4-8次;
PDN 45-60mg·m-2·d-1或DXM 6-8mg·m-2·d-1,d1-7,d15-21。
2.CAM方案
CTX 800-1000mg·m-2·d-1,1次;
Ara-C 75-100mg·m-2·d-1,共7-8天;
6-MP 60-75mg·m-2·d-1,共7-14天。
中危組患者插入8周維持治療(即用8周6-MP+MTX方案,具體方案見(jiàn)下)。
中危組患者重復一次上述VDLP(D)和CAM方案。
(四)維持治療方案:
1.6-MP+MTX方案:
6-MP 50mg·m-2·d-1,持續睡前空腹口服;
MTX 15-30mg·m-2,每周1次,口服或肌注,持續至終止治療(男2.5-3年,女2-2.5年)。
根據WBC調整方案中的藥物劑量。
2.VD方案(6-MP+MTX方案期間每4-8周插入):
VCR 1.5mg·m-2·d-1,1次,每次最大絕對量不超過(guò)2mg;
DXM 6-8mg·m-2·d-1,d1-7。
(五)中樞神經(jīng)白血病(CNSL)的防止:腰穿及鞘內注射至少16-24次。根據危險度分組可單用MTX或三聯(lián)鞘注,具體藥物劑量如下:
MTX:年齡<12月6mg,年齡12-36月9mg,年齡>36月12.5mg;
Ara-C:年齡<12月15mg,年齡12-36月25mg,年齡>36月35mg;
DXM:年齡<12月2.5mg,年齡12-36月2.5mg,年齡>36月5mg。
初診時(shí)即診斷CNSL的患兒,年齡<1歲不放療,年齡≥1歲者,需接受相應劑量頭顱放療。
五、根據患者的疾病狀態(tài)選擇路徑
初治兒童ALL臨床路徑和完全緩解(CR)的兒童ALL臨床路徑(附后)。
六、參考費用標準
(一)標危組患者平均全程參考費用標準控制在8萬(wàn)元內。
(二)中危組患者平均全程參考費用標準控制在15萬(wàn)元內。
免費下載: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路徑
近日,首個(gè)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