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具有升降相因的藥對舉例
《內經(jīng)》上講:“故清陽(yáng)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這段話(huà)說(shuō)明陰氣(地氣)需要上升,陽(yáng)氣(天氣)需要下降,陰陽(yáng)需相互交通才可化生云雨,才能蘊育生命。《易經(jīng)》中的否卦是上卦為乾(天),下卦為坤(地),表示天地不相交通,天地分離;而泰卦是上卦為坤(地),下卦為乾(天),表示天地相互感應交通,天地交泰。同樣,人體的氣機也應如此,陽(yáng)氣應該下降,陰氣需要上升,氣機有升有降,生命才健康。中藥藥性不同,它的趨向性也不同,有的藥物具有升提氣機的作用,如升麻,葛根,柴胡,麥芽等;有的藥物具有潛降氣機的作用,如萊菔子、枳實(shí)、代赭石、青皮等,臨床上,我們可以應用具有升降相因的藥對來(lái)調節氣機升降,來(lái)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1,代赭石與麥芽
這是張錫純鎮肝熄風(fēng)湯中的一組對藥。其中,代赭石性味苦寒,歸肝心經(jīng),其質(zhì)重墜,可重鎮降逆,平肝潛陽(yáng),止嘔吐,引氣血下行,用之得當能建奇效;生麥芽性味甘平,歸脾胃肝經(jīng),具有消食健胃、疏肝解郁的作用,雖為脾胃之藥,且可疏肝理氣。代赭石以降肝胃上逆之氣,生麥芽以引肝氣升疏條達之性,二者相伍,一升一降,上逆氣血得以下降,生發(fā)之氣得以上升。可以治療吐血,咳嗽,肝陽(yáng)上亢引起的中風(fēng)、頭痛等。
2,山楂與葛根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善消食化積、活血散瘀,其性下行,消食滯以通下;葛根性味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的功效,其性主升,可升脾氣。山楂消食導滯以復胃氣通降之性,葛根升清止瀉以醒脾氣上提之性。二者相伍,升降相因,可以治療因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引起泄瀉、下痢等病。
3,蒼術(shù)與升麻
蒼術(shù)性味辛苦溫,歸脾胃肝經(jīng),具有健脾明目、祛風(fēng)散寒的作用,其味苦可以燥濕、降胃氣;升麻性味辛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善解表透疹、清熱解毒,其質(zhì)輕清,可以升脾氣。蒼術(shù)苦溫燥濕以通降胃氣,升麻輕清發(fā)表以升舉脾氣。二者相伍,以調理脾胃氣機的升降,凡嘔吐,泛惡等病都可加入此對藥。
4,梔子與淡豆豉
這是《傷寒論》中梔子淡豆豉湯,其中,梔子性味苦寒,歸心肺三焦經(jīng),清熱下行,善清三焦之火邪,可以清胸中郁熱,解火郁之邪。淡豆豉性味辛苦涼,歸肺胃經(jīng),具有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的功效,其能升能散,清胸府熱邪,上行解郁。二藥相配,一升一降,調理胸中氣機,清解胸膈郁熱。用于治療心中懊惱、虛煩不得眠等癥。
5,柴胡與澤瀉
柴胡味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善升舉陽(yáng)氣,疏肝解郁,調理樞機,可治療水飲引起的疾病如水腫等;澤瀉性味甘淡寒,歸腎膀胱經(jīng),功能利尿消腫、滲濕泄熱,其性下滲,可治療水腫脹滿(mǎn),小便不利,泄瀉,下焦濕熱等證。二者配伍,有“ 提壺揭蓋”之妙,用性善升提的柴胡,與沉降利水的澤瀉相配伍,要注意柴胡量要小于澤瀉的量,這樣降中有升,以降為主,可以治療水濕停留之證。
這里舉了上述幾例常用的升降相因的藥對,以示拋磚引玉,大家可以學(xué)習這種配伍規律。它們二藥相合 ,即起到協(xié)同作用,又起到拮抗作用,它的配伍目的是更加切合病情,提高臨床療效。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xué)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
流感治療的當前狀況與挑戰盡管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手段,流感治療仍面臨病...[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