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中醫辨證分型治痤瘡
痤瘡中醫謂之“粉刺”,俗稱(chēng)“青春痘”,是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多發(fā)于青年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膿皰結節或囊腫等損害。臨床可以按肺熱熏蒸、濕熱蘊結、血瘀痰凝各型進(jìn)行辨證治療。
肺熱熏蒸:顏面或胸背部散在與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紅,頂端呈黑色,皮膚油膩,口干鼻燥,煩熱,喜冷飲,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薄黃,脈浮數。藥用枇把葉12克,梔子10克,連翹10克,北沙參12克,生地黃15克,黃連12克,天花粉12克,黃芩10克,桑白皮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濕熱蘊結:皮疹紅腫疼痛,或有膿皰,伴心煩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藥用石膏30克,山楂20克,薏苡仁20克,茯苓20克,知母10克,梔子10克,大黃6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枳實(shí)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血瘀痰凝:皮疹暗紅無(wú)光,刺痛,持續不退,伴神疲氣短,食欲差,舌暗,體胖大,苔膩,脈細。藥用桑白皮12克,桑葉10克,陳皮10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牛膝20克,炒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黃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gè)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shí)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shù)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shù)切除...[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