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患者42歲,2009年7月25日因進(jìn)行性排尿困難1年余,加重一周入院。糖尿病史2年。入院前一年無(wú)明顯誘因下出現排尿乏力,尿線(xiàn)漸變細。一周前加重,排尿困難。入院前體格檢查:前列腺5×4cm2,表面光滑,質(zhì)中,中央溝變淺,無(wú)壓痛。輔助檢查血常規WBC8.3×109/L,中性66.9%.空腹血糖14.32mmol/ L,尿常規WBC167.2/Hp,Hgb31.1/Hp,尿糖+++,B型彩超示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統二維螺旋CT成像示前列腺右側占位或膿腫,大小2.5 cm×2.5 cm×2.5 cm,CT值13Hu,核磁共振水成像(MRU)前列腺膿腫。尿培養為大腸桿菌感染。故確診為前列腺膿腫。入院后使用頭孢米諾鈉針1.0 iv Bid抗炎,阿卡波糖片50mg po tid控制血糖。治療12天后血糖控制正常,排尿通暢,復查尿常規正常,泌尿系統二維螺旋CT成像前列腺大小4×4cm2,膿腫消失出院。
討論
前列腺膿腫(PA)臨床少見(jiàn),占前列腺疾病的0.5%。易感因素包括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及各種原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等。大多由尿道逆行感染所致,系炎癥波及前列腺腺泡組織,引起腺泡壞死,血管破壞形成,以大腸桿菌為主要致病菌。本例符合上述特征。
本例如僅根據癥狀、體征、B型彩超檢查酷似前列腺增生。但考慮到患者年齡僅42歲,而前列腺增生多為50歲以上,睪丸正常存在的患者。故慎重起見(jiàn)檢查CTU發(fā)現前列腺占位或膿腫,MRU確診。筆者認為對于年齡小于50歲,有糖尿病史,且有前列腺增生癥狀的患者應考慮此病的可能性。
治療上應以控制血糖和抗炎治療尿路感染和前列腺膿腫同時(shí)進(jìn)行,并清淡飲食。亦有報道采用經(jīng)直腸探頭B超引導下穿刺和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shù)治療,但均有引起直腸尿道瘺風(fēng)險。故保守治療為最佳選擇。
作者:楊林斌 候巖松 蔣振華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