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膀胱咳治驗
患者,女,78歲,退休主管護師。2007年1月22日診。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史20余年,每值秋冬季節外感后發(fā)作咳嗽。今值隆冬,感寒而病,咳嗽較平素為甚,痰色白,且每每一陣猛咳后,小溲隨之而出,不能自控,每日須更換內褲四、五次。年高天寒,苦不堪言,無(wú)奈用成人尿不濕度日。察患者尺脈浮,舌苔薄黃,舌根苔剝。
尺脈浮、舌苔剝?yōu)槟I陰虧虛之征,腎虛則失約于膀胱,故咳而遺溺;兼有痰濕為患,故咯痰色白。治法應標本兼顧,既要補其腎精,又須去其痰濕。正如《景岳全書(shū)·卷十九》所謂:“內傷之嗽,則不獨在肺,蓋五臟之精皆藏于腎,而少陰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所以肺金之虛多由腎水之涸,正以子令母虛也。”
爰以金水六君煎、增液湯、芍藥甘草湯合而成方,以資兼顧。處方:熟地30g,炒當歸15g,炒白芍15g,玄參15g,麥冬15g,制半夏15g,茯苓20g,炒陳皮10g,生草6g。五劑,水煎服。服3劑后,小溲即不隨咳嗽而出。5劑后,咳止痰消,其病獲愈。
按:此病稱(chēng)作膀胱咳,病名首見(jiàn)于《黃帝內經(jīng)》。《素問(wèn)·咳論》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五臟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膀胱咳狀,咳而遺溺”。本案治療以景岳《新方八陣·和陣》中金水六君煎為主方,此方為二陳湯加當歸、熟地而成,適用于腎陰不足兼有痰濕之證,有滋陰不助濕,燥濕不傷陰之妙。又配合增液湯加強滋養腎水之力,芍藥甘草湯益陰緩急,緩解氣道攣急以止咳。藥證相投,故取效較捷。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gè)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shí)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shù)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shù)切除...[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