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中醫降酶五法
不論急性肝、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在肝細胞病變活動(dòng)時(shí),都可表現谷丙轉氨酶(G.P.T.)的增高,所以谷丙轉氨酶的下降是衡量肝功能恢復的重要指標。
中醫對肝炎病理的認識:初期(急性肝炎)多是濕熱蘊結;中期(慢性肝炎)多是肝脾失調,脾氣虛弱,肝血(陰)不足;后期(肝硬化)多是氣滯血瘀,氣血水搏結,故針對肝炎不同階段的主要證候,設立了苦寒降酶法、甘溫降酶法、酸甘降酶法、活血降酶法,通過(guò)臨床觀(guān)察,降酶效果顯著(zhù)。
苦寒降酶法
適用于急性肝炎或其他型肝炎,屬濕熱證而谷丙轉氨酶升高者。癥見(jiàn)皮膚鞏膜發(fā)黃,黃色鮮明,胸中煩悶,脘痞腹脹,惡心欲吐,口苦口黏,食欲不振,大便秘結或溏,小便深黃。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此法多用苦寒藥,苦能燥濕,寒能清熱,并佐以化濕利濕和通腑之品,使濕熱從二便分消,濕熱祛而酶自降。方用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茵陳四苓散加減。藥用茵陳、梔子、大黃、龍膽草、黃芩、蒲公英、板藍根、茯苓、車(chē)前子、澤瀉、丹參、郁金、滑石、甘草等。
甘溫降酶法
適用于慢性肝炎或其他型肝炎,證屬肝血不足、脾氣虛弱而谷丙轉氨酶升高者。癥見(jiàn)面色暗黃,倦怠乏力,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午后腹脹,大便溏薄,脅痛或脹,小便黃或不黃。舌淡胖,苔薄白,脈弦細或沉細。此法多用甘溫藥健脾養肝,使肝血得養,脾氣得補,氣血充足而酶自降。方用歸芍六君湯、逍遙散、補中益氣湯合劑加減。藥用黨參,黃芪、黃精、當歸、白芍、白術(shù)、茯苓、柴胡、郁金、丹參、木香、陳皮、焦三仙、大棗。
酸甘降酶法
適用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證屬肝腎陰虛而谷丙轉氨酶升高者。癥見(jiàn)脅痛隱隱,手足心熱,午后低熱,頭暈顴紅,心煩易怒,口干溲黃,面、頸、手可見(jiàn)血縷、血痣、肝臟。舌質(zhì)紅,脈細弦數。此法多用酸甘化陰之藥滋養肝腎,使陰血充足,肝得滋養而酶自降。方用一貫煎、六味地黃湯合劑加減。藥用沙參、麥冬、石斛、當歸、白芍、木瓜、烏梅、五味子、生地、丹皮、地骨皮、枸杞、川楝子、茵陳、甘草。
活血降酶法
適用于肝硬化或其他各型肝炎,見(jiàn)瘀血證候而谷丙轉氨酶升高者,癥見(jiàn)脅痛較甚或刺痛,脅下有癥塊,面色灰暗,面頸可見(jiàn)血縷血痣,下肢皮膚可見(jiàn)紫癜,舌質(zhì)紫晦或紫斑,脈澀或弦。用活血化瘀、疏肝通絡(luò )藥,肝血通暢而谷丙轉氨酶下降。方用桃紅四物湯、膈下逐瘀湯合劑加減。藥用桃仁、紅花、當歸、赤芍、丹參、郁金,香附、牡蠣、鱉甲、柴胡、血竭、茜草根,或配合三七粉或云南白藥。
單味藥降酶
筆者臨床上習用茵陳、蒲公英、板藍根、金銀花、夏枯草、丹參、郁金等,降酶效果肯定,尤以急性期更為適宜。
另外,用五味子粉60克、丹參粉30克混合,每次3克,每日3次,飯后服,或配服逍遙丸,可減少谷丙轉氨酶的回升。
以上幾種降酶法的選用,并不是絕對的,而應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在辨證中,舌質(zhì)和舌苔的變化是重要依據,如舌苔黃膩或黃厚,多選用苦寒降酶法;舌淡或胖大有齒印,苔白,多選用甘溫降酶法;舌光紅無(wú)苔或舌紅少苔,多選用酸甘降酶法;舌紫晦或有紫斑點(diǎn),多選用活血降酶法。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gè)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shí)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shù)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shù)切除...[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