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腸
【用品】
治療盤(pán):灌腸筒、橡膠管、玻璃接管、肛管、止血鉗、液狀石蠟、彎盤(pán)、手紙、水溫計、橡皮布和治療巾。灌腸液:常用生理鹽水、0.1%-o.2%肥皂水,成人液量每次用500—lO00ml,小兒每次00-500ml,液體溫度39-41℃,降溫用28—32℃,中暑用4℃等滲鹽水。另備便盆、圍屏、輸液架。
【方法】
1.按醫囑準備灌腸液,調節水溫。將用物備妥后攜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釋?zhuān)〉煤献鳎谂拍颉4蟛》繎試琳诒位颊摺?br />
2.協(xié)助患者左側臥位,雙膝屈曲,露出臀部,將橡皮布及治療巾墊于臀下。如肛門(mén)括約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臥位,臀下置放便盆。
3.潤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體以驅出管內氣體,并以腕部試溫是否適當,隨即夾閉肛管。
4.操作者左手分開(kāi)患者兩臀,露出肛門(mén),囑患者張口呼吸,右手將肛管輕輕旋轉插入肛門(mén)約7—10cm。如插入時(shí)有抵抗感,可將肛管稍退出,再行前進(jìn)。插妥后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抬高灌腸筒或將筒掛于輸液架上,液面距床緣40-60cm,松開(kāi)止血鉗,使液體徐徐灌入腸內。
5.觀(guān)察筒內液體灌入情況,如灌入受阻,可稍搖動(dòng)肛管,同時(shí)檢查有無(wú)糞塊堵塞。如患者感覺(jué)腹脹或有便意時(shí),應將灌腸筒適當放低并囑張口深呼吸,以減輕腹壓。
6.液體將流完時(shí),夾緊橡膠管,用手紙裹住肛管輕輕拔出放入彎盤(pán)中,讓患者平臥,囑保留5-lomin后排便。不能下床者應給予便盆、手紙。
7.便畢,取走便盆,整理床鋪,開(kāi)窗通風(fēng),幫助患者洗手。觀(guān)察大便情況,必要時(shí)留取標本送驗。記錄結果于當天體溫單的大便欄內。
8.洗凈灌腸用物,并消毒備用。
【注意點(diǎn)】
1.插肛管時(shí)動(dòng)作要輕柔,對有肛門(mén)疾病患者更應小心,以免造成損傷。
2.對某些顱腦疾病。心臟病患者及老年人、小兒、妊娠初期、末期的孕婦,灌腸時(shí)應慎重,壓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變化,以免發(fā)生意外。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腸,傷寒患者灌腸液面不得高于肛門(mén)30cm,液量不得超過(guò)500ml,并選用等滲鹽水。急腹癥,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灌腸。
小量不保留灌腸
【用品】
治療盤(pán):同大量不保留灌腸,免去港腸筒,另加漏斗或50ml注射器。灌腸液:按醫囑配制,常用有“1、2、3”灌腸液(50%硫酸鎂30m1、甘油60m1、水90m1)或水和甘油各60—90m1,另帶便盆、圍屏。
【方法】
1.準備工作同大量不保留灌腸。
2.將注射器或漏斗接于肛管,倒入或抽取溶液,潤滑肛管前端,排除空氣,夾緊肛管并插入肛門(mén),放松夾子使溶液全部流入。
3.灌畢,捏緊肛管并取出。囑患者保留l0min后排便。
清潔灌腸
【用品】
同大量不保留灌腸。灌腸液:0.1%肥皂水500ml、生理鹽水5—10L、液溫38—4l℃。
【方法】
1.方法與大量不保留灌腸同。
2.先用0.1%肥皂水500ml灌入,刺激腸蠕動(dòng),將溶液排出后再用等滲鹽水灌洗,反復多次,直至排出無(wú)糞渣的清潔液為止。
【注意點(diǎn)】
1.對老年,體弱患者灌腸時(shí),應密切觀(guān)察病情,并給予協(xié)助。灌腸壓力要低。
2.每次大量清潔灌腸時(shí),注意觀(guān)察和記錄灌入量與排出量應基本相符,防止水中毒。
3.清潔灌腸患者宜取右側臥位,便于灌腸液到達結腸深部。每次灌入后囑患者盡量保留片到,以達軟化糞便沖洗腸道的作用。
保留灌腸
【用品】
治療盤(pán):同小量不保留灌腸,肛管宜細,灌腸液按醫囑配制,液量一般不超過(guò)200m1。
【方法】
1.囑患者排便或給予排便性灌腸1次。
2.根據病情決定臥位,慢性菌痢宜取左側臥位,阿米巴痢疾則取右側臥位。患者臀部抬高10cm,液面距肛門(mén)不超過(guò)30cm,液量在200ml以?xún)瓤捎寐┒坊蜃⑸淦骶徛嗳搿?br />
3.液量在200ml以上者,用開(kāi)放輸液吊瓶緩慢滴入(即直腸滴入法)。采用滴入法時(shí)須將臀部抬高約20cm,以導尿管代替肛管,插入長(cháng)度約1.0—l 5cm左右,滴入速度一般60-70滴/min,滴液時(shí)應注意保溫。
4.拔管后囑患者平臥,盡量忍耐,不要解出,保留lh以上。
【注意點(diǎn)】
腸道病患者在晚間睡眠前灌入為宜。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xué)會(huì )和英國藥理學(xué)會(huì )主辦的澳-英聯(lián)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