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皮膚性病科醫學(xué)進(jìn)展 > 皮膚結核的臨床診療(3)
辨證
(一)營(yíng)血虧損,邪毒結聚多見(jiàn)于尋常狼瘡患者,顏面有暗紅色、浸潤明顯的斑片和小結節,破潰后邊緣穿鑿不整,愈合緩慢,甚至眼瞼外翻及毀容。體弱乏力,低熱盜汗,納呆腹脹。舌紅苔薄白,脈沉細或沉緩。
(二)氣血不足,陰虛內熱見(jiàn)于瘰疬性皮膚結核,局部腫塊破潰流出清稀膿汁,加有敗絮樣物,肉芽蒼白,不易收口。多伴有骨蒸潮熱,精神倦怠,盜汗,納差等。舌紅嫩,脈細數。
(三)痰濕凝結,氣滯血瘀 見(jiàn)于硬紅斑,皮損呈暗紅色結節,或潰后長(cháng)期不愈,膿液稀薄淋漓,創(chuàng )面邊緣不整,微痛或不痛。伴有倦怠乏力、納差、渴不欲飲,有時(shí)煩躁易怒。舌質(zhì)淡或舌邊光紅,脈沉細或沉弦。
(四)邪毒蘊阻,凝滯肌膚見(jiàn)于疣狀皮膚結核,局部皮膚呈**狀突起,表面粗燥角化,被有灰白鱗屑或痂皮,突起之間按壓時(shí)可有膿液溢出。損害不斷向四周發(fā)展,中央形成萎縮性瘢痕。病程緩慢,自覺(jué)微癢,全身癥狀不鮮,或有乏力、納差等。苔薄白或白滑,脈沉弦。
(五)肝腎不足,濕熱蘊積見(jiàn)于丘疹壞死性結核疹,以丘疹或小結性損害為主,伴有淺在的小潰瘍和萎縮性瘢痕,主要發(fā)生在四肢伸側關(guān)節附近,呈散在性分布,亦有發(fā)于**者。腰膝痠軟,脘痞納呆,身倦乏力,大便先干后溏。舌紅苔黃膩,脈沉遲或弦細。
治療
(一)中醫治療
⒈ 營(yíng)血虧損,邪毒結聚 宜滋養營(yíng)陰、解毒散結,方選增液湯合芩部丹加減:大生地20g,天冬、麥冬、玄參各12g,黃芩、黃柏、百部各10g,夏枯草、魚(yú)腥草、皂角刺、蛇舌草、半枝蓮各15g,丹參、生牡蠣各3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⒉ 氣血不足,陰虛內熱 治宜補益氣血、養陰清熱,方選六味地黃丸合芩部丹:熟地、淮山藥、山萸肉、茯苓各20g,澤瀉、丹皮各12g,黃芩、黃柏、百部、海藻各10g,丹參30g,夏枯草15g。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20g,茯苓15g,焦棗仁12g。每日一劑,早晚煎服。
⒊ 痰濕凝結,氣滯血瘀 宜化痰散結、活血通脈,方選陽(yáng)和湯加減:熟地15g,白芥子、炮姜炭各9g,鹿角膠(烊化沖服)10g,麻黃、肉桂、甘草各6g,丹參30g,赤芍12g桃仁9g,雞血藤15g。潰后久不愈合者加黃芪30g,當歸12g。煎服法同上。
⒋ 邪毒蘊阻,凝滯肌膚 治宜解毒散結、活血通絡(luò ),方選內消瘰疬丸加減:夏枯草15g、玄參、海藻、貝母、生地各12g,薄荷、甘草各6g、花粉、海蛤粉、白蘞、連翹各9g,枳殼、桔梗、當歸各10g,熟大黃、芒硝各10g。煎服法同上。
⒌ 肝腎不足,濕熱蘊積 治宜調補肝腎、清熱利濕,方選六味地黃丸合三妙散加減:熟地、山萸肉、菟絲子、茯苓、山藥各12g,丹皮、澤瀉、蒼術(shù)、黃柏、川牛膝各10g,丹參30g,百部15g,黃芩10g。煎服法同上。
(二)西藥治療
⒈ 全身療法 為皮膚結核的主要療法。為提高療效,減少耐藥,常以2~3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療程一般3~6個(gè)月,療程結束后應定期復查。常用藥物有以下幾種:⑴ 異菸肼(雷米封rimifon,isonizid INH) 為治療皮膚結核首選藥。本品對各型皮膚結核均有效,對尋常狼瘡、疣狀皮膚結核、瘰疬性皮膚結核效果較好,對血行播散性結核及結核疹效果次之。用藥劑量為每日3~6mg/kg,,成人口服100mg,3次/日。對長(cháng)期用藥者,應同時(shí)加服維生素B6,有肝腎功能障礙者應慎用或忌用。
⑵ 異煙腙(isoniazon) 為異菸肼的衍生物,其作用及適應癥與異菸肼相似,但毒性低,副作用少。需注意的是,它與異菸肼之間有交叉抗藥性。劑量為成人口服0.5g,2~3次/日。療程12周。
⑶ 鏈霉素(streptomycin) 對尋常狼瘡、疣狀皮膚結核、瘰疬性皮膚結核及皮膚粘膜結核性潰瘍療效甚佳。但需注意鏈霉素的副作用,一般與其它抗癆藥物合用,而不單獨應用。常用量為成人1g/d,分2次肌注,1月后改為2次/周,每次1g,總量為60g或更高。兒童禁用。
⑷ 對氨基水楊酸鈉(PAS-Na) 常與其它抗癆藥物合用,可縮短療程,延遲抗藥性。對瘰疬性皮膚結核及各種結核性潰瘍有良效,成人口服2~3g,4次/日,2~3月為1療程。本藥胃腸道副作用較多。
⑸ 利福平(rifampicin) 為半合成抗生素,抗菌普廣,尤對耐藥結核桿菌引起的感染有高效,但單獨使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常與其它抗結核藥物合用,以延緩耐藥菌產(chǎn)生。成人450~600mg/d,晨空腹頓服,每一療程半年左右。小兒10~20mg/kg·日,頓服或分2次服。其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及白細胞下降等。
⑹ 利福定(rifamdin) 作用與利福平相似,而療效比其優(yōu),用量?jì)H為利福平的1/3,且副作用少,對肝臟毒性輕。成人150~200mg/d,晨空腹頓服;小兒3~4mg/kg·日。療程為半年至一年。
(三)外治
⒈ 中醫外治⑴ 未潰的局部結節或腫塊可外敷沖和膏或陽(yáng)和解凝膏摻黑退消。⑵ 形成潰瘍時(shí)用紅油膏摻七三丹敷貼。⑶ 腐肉脫落新肉生長(cháng)之時(shí)可用生肌散外摻或用生肌玉紅膏貼敷。
⒉ 西醫外治⑴ 局部外用抗癆藥物 可用0.5%~1%異菸肼軟膏或15%~20%對氨基水楊酸軟膏外用,涂在損害處。⑵ 藥物腐蝕 尋常狼瘡和疣狀皮膚結核可外用5%~10%焦性沒(méi)食子酸軟膏,先從5%開(kāi)始,逐漸加大濃度。顯著(zhù)增殖性損害,可涂硝酸銀棒、高錳酸鉀結晶、***、三氯醋酸或乳酸等腐蝕藥。⑶ 皮損局限者,可考慮手術(shù)切除或用冷凍、激光等祛除之。
預防與調攝
1.做好防癆工作,普及新生兒卡介苗接種。
2.定期進(jìn)行肺部和其它部位健康檢查,早期發(fā)現結核病灶,并及時(shí)治療。
3.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注意適當休息,節制房事。
4.在適當增加營(yíng)養的同時(shí),忌辛辣**性食物。
了評估銀屑病關(guān)節炎(PsA)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研究人員進(jìn)行...[詳細]
皮膚癌患者體表的癌細胞正在如何變化?要是能直觀(guān)地看到這些“原生態(tài)”癌細胞就好了。[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