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絲菌(Sporothrix schenckii)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及其鄰近淋巴系統的慢性感染。致病菌常隨外傷植入后引起皮膚或皮下感染,通常表現為淋巴管性傳播,少數病人可發(fā)生系統播散。
【孢子絲菌病的診斷】
1.好發(fā)于四肢和頭面部等暴露部位,常有外傷史。
2.臨床表現多樣,可分為皮膚淋巴管型、固定型和播散型。
3.皮膚淋巴管型常見(jiàn),皮損為硬的、無(wú)痛的結節或浸潤性斑塊,與周?chē)M織粘連,破潰后可有膿性分泌物排出。皮損常沿著(zhù)淋巴管的走向排列。
4.膿液和組織的真菌培養有申克氏孢子絲菌生長(cháng)。
【孢子絲菌病的鑒別診斷】應與皮膚結核、著(zhù)色芽生菌病、細菌性疾病、膿皮病等相鑒別。
【孢子絲菌病的治療】
1.碘化鉀口服,10%碘化鉀10-20ml/次,每日3次,連續2-4月。
2.伊曲康唑口服200-400mg/d,3-6月;特比萘芬250mg/d,3-6月。
3.局部溫熱療法。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xué)、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shù)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shù)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