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談養心湯中的藥對配伍
養心湯出自《仁齋直指方論》,為宋代醫家楊士瀛所創(chuàng )制,它組方精當,配伍巧妙,用之得當,療效卓然。養心湯由黃芪、茯神、茯苓、半夏曲、當歸、川芎、肉桂、遠志、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人參、甘草、生姜組成,主治氣血虛少、心神失養之證。
《醫方考》對其方義分析甚詳,陽(yáng)氣者,精則養神,故用人參、黃芪、茯神、茯苓、甘草溫陽(yáng)益氣;靜則養臟,燥者消亡,故用當歸、遠志、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潤燥養血;川芎調肝而益心之母;半夏曲醒脾而益心之子;肉桂辛熱,能引諸藥直達心君而補之,諸藥相合,共奏補益氣血、養心安神之功。養心湯是由數個(gè)藥對、藥組有機組合而成,這些藥對心臟病的治療有啟示作用,茲介紹如下:
1.人參、黃芪、五味子
人參、黃芪、五味子三藥相伍,是補氣養陰,寧心安神的常用組合。其中,人參味甘,能大補元氣、安五臟,兼能生津養陰;黃芪性溫,善走肌表,補氣升陽(yáng)而利水;五味子酸溫,收斂固澀,補氣生津,寧心益腎。人參、黃芪補氣寧神,助心貫血脈,實(shí)宗氣,五味子生津收斂,充血脈斂心氣,三藥配伍,是補助心陽(yáng),充實(shí)宗氣,貫通血脈的經(jīng)典組合,可以治療心陽(yáng)不足引起的各種癥狀。
2.當歸、川芎
當歸、川芎配伍,可以補血活血。其中,川芎辛溫,活血通經(jīng),除寒行氣,善于行走;當歸甘溫,生血補心,質(zhì)潤而膩,養血中有活血之功。川芎偏于行氣散血,當歸偏于養血和血,二藥伍用,可達養血、活血、行血之功,可使瘀去而不傷陰血,養血而不致氣滯血壅,心脈瘀阻導致的疾患都可配伍此二藥。
3.茯苓、遠志
茯苓、遠志相配,是安神益智的常用組合。其中,茯苓歸心脾二經(jīng),可以利濕益脾,寧心安神;遠志入心腎二經(jīng),安神益智,祛痰解郁,能驅驚悸。茯苓偏于補心脾而安神,遠志偏于交心腎而益智,二藥配伍,既益心安神,又宣通祛痰,臨床用治心氣虛衰、痰濁蒙竅導致的失眠等癥。
4.桂枝、炙甘草
桂枝、炙甘草配伍,是仲景溫通心陽(yáng)的常用對藥,為經(jīng)方桂枝甘草湯的組成藥物。其中,桂枝辛溫,溫補心陽(yáng),通經(jīng)活血;炙甘草甘溫,補益心氣,和中補虛。二藥相配,辛甘化陽(yáng),溫心陽(yáng)而不燥,益心脈而不滯,可以治療心陽(yáng)不足引起心悸等癥狀。
5.酸棗仁、茯神、遠志
酸棗仁、茯神、遠志,三藥合用,有益心、補肝、安神的作用。其中,酸棗仁味酸,益神定眠,安神驅煩,偏于滋補;茯神甘淡,補心氣益心神,定志安神,偏于滲利;遠志苦溫,開(kāi)心郁疏心氣,豁痰解郁安神,偏于解郁,三藥配伍,可以安神定志,促眠鎮靜,可以主治心肝血虛,神失所養導致的失眠、心悸等癥狀。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xué)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
流感治療的當前狀況與挑戰盡管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手段,流感治療仍面臨病...[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