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肝病科醫學(xué)進(jìn)展 > 脂肪肝要方
組成 郁金15克,丹參30克,枳實(shí)12克,澤瀉20克,大黃10克,赤芍15克,虎杖15克,香附15克。
功效 疏肝化濕,活絡(luò )瀉濁。
主治 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急性脂肪肝。
方解 方用郁金、香附疏達肝氣兼以活絡(luò ),丹參、赤芍活絡(luò )通經(jīng)兼以涼血,大黃、枳實(shí)清瀉濕濁,澤瀉、虎杖清利濕熱。
用法 水煎服,日1劑。每劑連煎兩次,所得藥液混合后,共400毫升,上午10時(shí)及晚睡前各服200毫升;或將上藥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日服3次,每次3~4粒。可連服3~6個(gè)月。
加減 肝郁濕濁型可加柴胡12克,青皮12克;濕熱內壅型可加半枝蓮30克,川楝子15克;虛實(shí)相兼型可去大黃,加蓮子30克,山藥2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大便干者可加重大黃劑量至30~50克;小便黃者加車(chē)前草20克,竹葉12克;肝功異常或乙肝病毒陽(yáng)性者加蚤休12克,半枝蓮30克;脾濕盛,少食脘脹加白術(shù)15克,砂仁5克,蓮子20克。
臨床應用
1.本病要在超聲影像檢查及肝功、血脂、血糖等檢驗后進(jìn)行辨證治療及調養善后。
2.本病的產(chǎn)生是以濕濁內壅為主,應分清濕濁兼熱及濕濁與肝陰虛并存,所以要在辨證前提下注意祛濕濁不可傷肝氣,更不要傷及肝陰。對兼肝陰虛的治療更要注意養肝陰不可助其濕濁。
3.治療中始終要保持大便的通暢,在不兼肝陰虛的情況下,大黃劑量可適當增加,短期內大便日排瀉2~3次,以促進(jìn)濕濁的清除。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lèi)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jiǎn)稱(chēng)...[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huì )上,我國香港大學(xué)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