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專(zhuān)業(yè)交流 > 醍醐灌頂潤竅飲
組成 龜板3~15克,麥冬20克,天冬20克,天花粉20克,石斛15,枸杞15克,桑葚20克,綠茶6克,綠豆6克,生甘草6克,葛根6克。
功能 益陰升津,清燥潤竅。
主治 邪熱傷陰、燥爍清竅所致的五官不利之證,癥見(jiàn)如耳鳴、耳瘡、目赤、目澀、鼻衄、鼻疳、鼻槁、喉痹、喉喑、口瘡、牙痛、五官干燥,干咳少痰,心煩易怒,夜寐不安,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質(zhì)赤,脈細數。
用法 水煎服,每劑3煎,每煎200毫升,口服,每日3次。若為鼻病、咽喉病、口腔病、眼病,藥煎煮完畢離火,先用毛巾圍住鼻、口腔、眼與藥罐趁熱熏鼻、口腔、眼15分鐘,然后內服。此外,可用藥汁外洗或浸潤五官局部。
方解 本方亦名“養任祛燥濡竅飲”。方中君用龜板善通任脈而滋陰潛陽(yáng),麥冬、天冬滋養心肺除上焦邪熱,用天花粉、石斛潤養脾胃除中焦邪熱,用枸杞、桑葚補養肝腎除下焦邪熱;臣用綠茶、綠豆、生甘草清熱解毒助君藥祛除邪熱余毒;葛根為之佐使,佐助君藥清熱生津,并為之引,引導諸藥上奉清竅,潤養五官。正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yáng)光。”
加減 五官燥甚者可重用龜板以加強通任滋陰濡竅之效;耳鳴無(wú)休者加鉤藤、磁石以息風(fēng)鎮靜止鳴;目赤眵多者加密蒙花、青葙子以清熱明目;鼻燥血涕者加蓮子、藕節以清燥止血;咽喉干痛者加百合、青果以清咽利喉;聲嘶甚者加木蝴蝶、胖大海以利喉清音;口舌糜爛者加青黛、淡竹葉以清熱祛腐;牙痛午后甚者加石膏、竹瀝以清熱止痛。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療五官燥證的基礎用方,對因邪熱傷陰、燥爍清竅所致的鼻出血、萎縮性鼻炎、鼻前庭炎、干燥性鼻炎、咽喉炎、聲帶炎、喉源性咳嗽、耳鳴、外耳道炎、結膜炎、干眼癥、口瘡,牙痛等均有著(zhù)較好的療效,如臨證加減得當,取效甚捷。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gè)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shí)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shù)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shù)切除...[詳細]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